台灣版創藝術的孤勇者: 楊忠銘.未竟之境

楊忠銘 〈 發現漂鳥樂園 〉 1997 鋅版美柔汀

從印刷術到「版創藝術」的花道

在人類文明推進的過程中,印刷術扮演著傳播知識的重要角色。內容的產生、製版、印刷(畫、刻、印)組成了印刷術乃至於後來各種東方稱之為版畫的基本結構。在這漫長的時光中,印刷術的技術、材料不斷地隨著時代更迭,而這些新媒材也在許多藝術家的青睞之下,分岔延伸出一道精彩燦爛且前所未見的花道。

15世紀重要的北方文藝復興大師杜勒(Albrecht Durer , 1471-1528) 從金工師傅的父親手中習得繪製、雕刻的技術,在年少時便懂得利用這些技法創作出單件精彩木版與銅版作品,進而享譽歐洲。無論是他著名的自畫像、風景或宗教題材作品,都受到熱烈喜愛與收藏。雖然這些作品仍或多或少有著紀念或信仰等實用性,然而杜勒的創作天份將商業、工藝作品提升至令人意想不到的藝術層次是顯而易見的歷史事實。

17世紀的林布蘭特(Rembrandt),18世紀的哥雅(Goya),19世紀的竇加(Edgar Degas)、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卡沙特(Mary Stevenson Cassatt),20世紀的米羅(Joan Miró )、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孟克(Edvard Munch)、趙無極等世界藝術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們,皆以他們過人的天份、創意、與努力,在這條朔源於古老印刷術的藝術之道上,擴充了印刷媒材的無限可能,創造出無數令人驚豔的作品。為區別與商業及複製使用之印刷製品截然不同的創作理念與成果,這樣的原創藝術,目前已被歐美廣泛稱之為「Fine Art Prints」。

回觀東方,中國印刷術可追溯到相當古老的時代,亦很早便達到成熟的技術與市場。可惜的是在鄙商情結與文人書畫傳統的觀念下,商業使用的印刷品與隨之興起、用以輔助文字內容的版畫,一直被廣泛認為是便宜而無法登大雅之堂的工藝。直到萌生於江戶時代的日本大眾文化「浮世繪」(Ukiyo-e)被西方世界看見,進而推崇、研究、收藏,方才見到一絲曙光。

在台灣,這種長期被低估、誤解的,以印刷術畫刻印為基礎的藝術創作,被統稱為版畫。卻因為學術界傳統觀念、早期複製畫的買賣、近年數位微噴複製品同樣使用這個名詞等因素,造成國人無法以更寬廣的藝術眼光欣賞、珍視此類型藝術創作的遺憾。

因此,長期從媒材角度研究、收藏、展示、推廣這項藝術的曜畫廊Gallery de Sol(台灣・台北),便提出「版創藝術」這個足以因應時代的新名詞,以銜接對應西方的Fine Art Prints。在定義方面,「版創藝術」泛指源自於古老印刷術,以各物質性的「版」為創作基礎,普遍具有間接性、複數性特質的原創藝術類別。具體表現包括如中國的木刻版小說話本、日本的浮世繪、歐洲的銅版、石版、工業化的產物橡膠版、壓克力版、使用普遍的絲網版等在歷史上不斷出現的原創藝術,甚至是當代知名塗鴉藝術家Banksy的型版噴畫,亦可被視為「版創藝術」的精彩演繹。

新名詞的提出,承載著深切的盼望,期待在往後的歲月,華文世界能重新認識版創藝術,得以加入全世界享受這項人類精彩文化遺產的行列。有一天,台灣的觀眾在參觀紐約MOMA展示經典館藏的第一展間時可以明白為什麼展出的孟克是木刻版作品而非油畫;會知道華人藝術大師趙無極最初是以精湛獨特的版創藝術擄獲巴黎人的眼光;也能夠發現全球各地的重要美術館,都注意到版創藝術的重要性,並積極典藏經典作品。在世界藝術史裡,版創藝術已必然有其不容忽視的一席之地,而我們的美術館、畫廊、私人收藏,勢必也不能因著陳年的誤解而缺席!

楊忠銘 〈 夢遊園 〉 2015 橡膠版多版複刻、裱貼技法、拱花技法 

楊忠銘 〈 歧夢園系列:無華之物 〉 2016 浮水印造紙法、拱花技法

從學院到故宮,從手裡到心上,楊忠銘的邊界擴張

雖然版創藝術在台灣一直被認為是藝術領域裡少數民族中的少數民族,70年代之後,在廖修平教授長期的奔走教育推廣之下,目前藝術學校裡普遍已設有相關課程,但大多數是著重在技術的傳承。楊忠銘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始他的版創藝術之路。

作為台灣美術教育的標準模範生,楊忠銘一路以優異的天份與成績保送美術系、考進藝術大學、研究所。在成為專業藝術家的培養過程中,素描、繪畫、立體作品、複合媒材、裝置藝術都是曾經走過的風景,也是養分。而在大學時與美柔汀(Mezzotint,銅版技法)命運般的相遇,則決定了他往後藝術生命的主旋律。

美柔汀是一種需要異於常人的耐性和精細度,以及高超刻版及擦版技巧的版創藝術,因其困難、細緻,卻又能表現最幽微美麗的色調,被稱為銅版中的貴族技法。於17世紀興盛於英國,達到高峰之後,即便技藝再精湛的工匠也難有突破,而高難度的技術要求又難以吸引其他非從事此項專業的藝術家,因此在往後版創藝術的發展中日漸式微。楊忠銘在求學時期習得這項技藝後,便著迷於其繁複工序與精巧畫面的成果。從此日以繼夜的練習、鑽研,也以美柔汀作品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

可喜的是,年少時的成就沒有成為創作路上的束縛靈。楊忠銘雖然著迷於技術,卻能同時聆聽源於內在需求的創作慾望。畢業後沒有選擇藝術市場,而是刻意走進人群、品嚐人生況味的選擇,也讓他進一步領悟出「媒材服務於創作」,有別於一般版畫家的重要理念。

「其實,在我的創作世界中,是以媒材服務創作主題來進行的……這看來像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可我卻是在許多創作歷程中慢慢體會到。以版畫做為追求藝術的工具與我早期做版畫作品,原來是天差地別的事,前者會在乎思想與技法的協調與獨一的和諧,後者則是以技法先決的觀點去面對各式主題。」

現當代藝術強調藝術家理念與思想的結果展現,版創藝術這一門強調「技法」的藝術類型,也唯有能夠兼具思想與技術,並且明白兩者間主從關係的創作者,方能將其帶往更寬廣的境界與未來。

楊忠銘在2015年應台北故宮博物院邀請,以當代藝術回應明清時代的木刻版畫,創作出嘗試在主題、媒材、技法上貫穿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夢遊園』。

「為了創作取材之故,故宮破例讓我調閱館藏古籍珍本……我意識到自己所學習的版畫知識與技法甚至於署名的方式,皆是近代西方藝術世界所定義,而在中國的文化脈絡上,由於諸多因素,版畫這項媒材仍停留在以圖輔文的階段,並未“現代化”或“當代化”,這個理解對我而言,像是一段真空時期。我問自己,那具當代性的東方版畫,會是什麼呢。」

藉由回望古老的中國,楊忠銘在故宮展覽之後推出「歧夢園」一展,作品中可見古老的中國題材、審美趣味,甚至復興近乎失傳的「拱花」技法。除此之外,一個個來自於當代的詰問與難題,在試圖補足300年中國版畫真空的同時,也擴張了版創藝術的邊界。無論是思索刻版時「刀趣」與中國書畫筆法的關聯性、思考「原版」的意涵,或是挑戰只有版創藝術「複數性」特質才能在不同地點同時開展的創舉,都帶領觀者在欣賞精湛刻印技法之餘,走進另一個由版創藝術建造的特殊時空向度,感受那彷彿穿越時間而來,熟悉懷舊卻又同時前所未見的全新藝術世界。

楊忠銘 Yang Chung - Ming〈時光文件系列:戀人肖像物件〉美柔汀原版、機械報時鳥時鐘裝置;鉛字印刷、手染黃銅框,2019

楊忠銘 〈 時光文件系列:戀人肖像物件 〉 2019 美柔汀原版、機械報時鳥時鐘裝置;鉛字印刷、手染黃銅框 

楊忠銘 Yang Chung - Ming〈時光文件系列:戀人肖像物件〉(局部)

楊忠銘 〈 時光文件系列:戀人肖像物件 〉(局部)

作品圖片:楊忠銘 Yang Chung - Ming〈時光文件系列:戀人肖像〉銅版美柔汀、錶面零件,2019

楊忠銘 〈 時光文件系列:戀人肖像 〉 2019 銅版美柔汀、錶面零件 

2019年在台灣與法國兩地發表的「時光文件」,可說是體現楊忠銘藝術本質的一檔展覽。「時光文件」系列肇始於藝術家對於一段陳傳興詠懷周夢蝶離世詩作的思索與回應。這是全然脫離從材質與技法考量,傾聽內在情感與想望之後,再轉化為版創語言的一種允許感性與理性交織,產生化學變化的創作方式。

「每場創作發表,對我來說,都像是場研究者的實驗報告。起因可能是一派浪漫情懷,但過程是理性、假設與求證交織而成的。每場實驗,會有觸動心弦的研究起因,因主題設定的獨立創作方法,也希望試著發現未能見過的交互作用,其結果常常讓長時間待在工作室的我,發出驚嘆。我非常喜歡並享受在創作裡發現可能性的過程。」

「時光文件」展覽中,楊忠銘大量使用美柔汀來服務情感的需求,此種技法像是在黑暗中點亮燈火的過程,正如同自內心深處燃起的深深淺淺的愛與離別。美柔汀無限多階的黑色調,則完美詮釋了人類感情世界中無法界定的模糊曖昧。此外,藉由對於「原版」的再思考,徹底打破版創藝術畫刻印之間的界線,當原版脫離了載體,成為獨立的作品時,將會是什麼樣的風景?『戀人肖像』一作成功提出當所有創作過程服膺於同一主題與情感時的精彩可能性。

「時光文件」展讓我們看見楊忠銘作為當代藝術家在版創藝術上的大破與大立,在破除了媒材與技法的限制之後,版創媒材與技法又如何經由獨有的工藝特質,走出其他藝術類型無法企及的境地?一場又一場的藝術實驗,一次又一次對於自我的挑戰,都是藝術家得以開創新局的必要條件。楊忠銘走出了一條只有版創藝術能夠通過的藝術之徑,然而更珍貴的是,他在創作的道路上沒有因為掌聲而停留,追尋的是自己內心對生活對生命對創作的渴望,向前奔赴而去。

曜畫廊每年暑假的特別策劃「夏日國際版畫展」今年邁入第五年,以「原點」為題,展出楊忠銘包括研究所時期的美柔汀得獎作品、「歧夢園」、「時光文件」展覽作品的許多「原版」,讓觀眾得以窺見藝術家如何想像「版」的無限可能,感受版創藝術複雜、豐富的迷人樣貌。此外,今年10月,楊忠銘將再度挑戰版創藝術的邊界,以結合「版創原理、手工紙抄造術、日治時期標本、實驗室器材、裱褙術、纖維研究學」的跨領域向度,發表全新創作大展「無華之境」。超越想像的全新藝術形式,在楊忠銘一貫根植於對物對人對生命的深情之上,將引領觀者走進那觸動心弦與令人讚嘆,無華卻仍舊精彩燦爛的版創藝術新境地。

作品圖片:「曜畫廊夏日國際版畫展:原點」展覽現場,圖為楊忠銘作品〈歧夢園系列:秋忘/原版〉(橡膠版、單版複刻,2016)

「曜畫廊夏日國際版畫展:原點」展覽現場圖 
楊忠銘 〈 歧夢園系列:秋忘/原版 〉 2016 橡膠版、單版複刻

作品圖片:楊忠銘 Yang Chung - Ming〈安靜的煙火系列:白合歡〉壓克力凹版套色、裱貼技法,2014

楊忠銘 〈 安靜的煙火系列:白合歡 〉 2014 
壓克力凹版套色、裱貼技法


|文章來源|

單位 | 典藏·今藝術&投資
備註 | SEP 2023 / No. 372 / COVER STORY
     楊忠銘〈無華之境系列:B612〉
撰文 | 曜畫廊總監 張雅晴博士
圖片 | 曜畫廊 Gallery de 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