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華之境:楊忠銘個展
Flora of Formosa: Solo exhibition of Yang Chung Ming

無華之境:楊忠銘個展FLORA of FORMOSA: Solo Exhibition of Yang Chung Ming

2023.10.07 - 2023.12.14

無華之境:楊忠銘個展

Flora of Formosa :Yang Chung-Ming Solo Exhibition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耽美於破碎、脆弱的白霧之境。
那彷彿,帶有仙氣一般的灰燼,在虛無中升起萬象。
令我心醉,卻也心碎。

一步之遙,成就台灣 版創藝術 的全新樣貌。


2015年,飛越三百年的時空,回望明清古籍,做出了當代的回應。

2019年,一探時間背面的死生之別,循著鐘錶師傅手裡技藝,看見了永恆迴音。

2023年,研究室裡冰冷的時光遺物,藝術家的眼尋著了美,編織出耀眼的無華之境。


楊忠銘的創作,總是以令人甚至忍不住惋惜的速度向前奔馳,每一次創作發表,都是顛覆。

當人們還沈醉在「時光文件」展覽中美柔汀作品那優雅寧靜的黑色調子,版創藝術的邊界卻已悄然被他擴張到另一個我們無從想像亦無法辨識的宇宙。

當你只為一張「白紙」的美而心動。

版創藝術 在20世紀因著媒材的多樣化與傑出藝術家的加入創作而出現許多經典作品。尤其在「版」上大膽嘗試各項實驗,以完成令人讚嘆的畫面成果,如米羅的金剛砂技法、趙無極的飛塵法。

在這個歷史基礎上,楊忠銘更進一步思索「媒材」與「載體」的可能性,他曾經嘗試將刻印過程中使用的原版(Matrix)成為作品主體,此展則是更進一步,將「紙張」自服務於油墨的古老功用中釋放出來。

從「手工紙抄造術」的技術出發,以「版創原理」結合林業試驗所(Taiwa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的「纖維研究學」,在實驗室裡經過無數次失敗,在藝術家與科學家們數年的堅持之下,終於將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空間、物件、植物標本,以最美的姿態再現,彷彿自遙遠的時光中還魂而至。

無華之境 ,呈現在觀者眼前的是一張張沒有承載任何一滴油墨的紙張,脆弱的令人心碎。

藉著或明或暗的光線,一頁頁真實卻虛幻的美麗,令人心醉。楊忠銘的版創作品,直面對決藝術的開創性,也以詠物之美,直指人們心中最深處的感動。

在薄霧的國度裡,既脆弱又破碎,
神秘的灰燼,在空靈的光芒中,散落開來。
虛空之中,千萬景象展開,
我心迷醉,卻又碎片紛飛。

一步之遙,鑄造台灣版畫新面貌。

2015年,楊忠銘跨越三個世紀,回望明清古文,創作出當代回應的《遊園夢》。

2019年,深入探討時間反面的敘事,探索生與死的對比,追隨鐘錶大師的藝術技藝,發現「永恆的迴響」。

2023年,實驗室裡的陳舊文物,在藝術家眼中被發現為美,誕生了絢麗的「福爾摩沙花」。

楊忠銘的藝術作品總是以令人喘不過氣的速度疾馳,每一次藝術的亮相都是一場顛覆。當人們還在為他的「永恆」展覽中優雅、寧靜的金屬版畫所著迷時,美術版畫的邊界已經悄悄擴展到一個我們永遠無法想像或識別的宇宙。

當人們還在為他的「永恆」展覽中優雅、寧靜的金屬版畫所著迷時,美術版畫的邊界已經悄悄擴展到一個我們永遠無法想像或識別的宇宙。

當你只是被一張「白紙」的美麗所感動。

20世紀,由於媒材的多元化和傑出藝術家的貢獻,美術版畫見證了許多標誌性作品的出現。

特別是在「板/板」領域,大膽的實驗展開,產生了宏偉的視覺成就,例如米羅的金剛砂技術和趙無極的灰塵蝕刻方法。

在此歷史基礎上,楊忠銘更進一步,思考「媒介」與「基材」的可能性。

他曾試圖將版畫過程中所使用的「母體」作為創作的主要焦點,而本次展覽則更進一步,將「紙」從長期以來僅作為墨水載體的角色中解放出來。

楊忠銘從「手工紙」的科學視角出發,將創意版畫的原理與台灣林業研究所纖維研究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在實驗室裡,遇到了無數的挑戰,但經過藝術家和科學家多年的努力,日本殖民時代留下的空間、物體和植物標本以最精緻的形式復活,彷彿從遙遠的時光歸來 。

在《福爾摩沙花卉》展覽中,呈現在觀者眼前的,是一張張未沾一滴墨的紙,精緻又令人心碎。

沐浴在或微妙或強烈的燈光下,每一頁都呈現出一種既真實又超現實的美感,同時吸引靈魂。

楊忠銘的版畫藝術走在版畫藝術的前沿,他的作品喚起物體的深邃之美,清晰地指向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